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物流学堂

香港无缝清关制度详解:流程、申报要求与费用标准

2025-04-07

本站 143浏览

一、制度定义与实施背景

香港海关推行的无缝清关制度,是依托《道路货物资料系统》(Road Cargo System,简称 ROCARS)构建的电子化通关体系。该系统自 2011 年 11 月全面实施以来,要求所有经陆路运输的进出口货物必须提前通过系统申报,旨在实现以下目标:


  1. 风险前置管理:通过预申报数据,海关可提前对货物进行风险评估,减少口岸现场查验时间;

  2. 提升通关效率:系统自动核对申报信息,符合条件的货物可快速放行,车辆平均通关时间从 3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以内;

  3. 国际标准接轨:响应世界海关组织(WCO)《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》,推动跨境供应链数字化转型。

二、申报主体与操作流程

(一)申报主体

以下三类主体需完成跨境业务(大陆关务的货物进出口报关、公路舱单、载货确报,香港关务的香港无缝、香港捆绑、香港进出口清关)申报:


  1. 付运人(托运人):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的货主或其代理人;

  2. 货运代理公司:受付运人委托处理货物运输的专业机构;

  3. 货车司机:需在车辆抵达口岸前 30 分钟完成系统捆绑操作。

(二)操作步骤

  1. 数据提交:付运人或代理需在货物起运前 14 天内(或至少抵港 / 离港前 30 分钟),通过 提交 8 项核心数据:

    • 包装材料与件数;

    • 单件货物详细描述(需具体到型号、用途,如 “iPhone 15 手机” 而非 “电子设备”);

    • 付运人与收货人名称及地址;

    • 预计抵 / 离港时间。

  2. 系统确认:申报成功后,系统生成海关货物参考编号(CCRN),需由付运人传递给司机。

  3. 口岸捆绑:司机在抵达陆路口岸前 30 分钟,通过系统输入 CCRN 和车牌号,完成货物与车辆的关联绑定。

三、货物信息申报规范

为确保数据合规,申报时需注意以下细节:


  1. 商品描述:禁止使用 “食品”“电器” 等模糊表述,必须具体到商品名称、型号及成分(如 “纯棉 T 恤,含棉量 100%”);

  2. 地址格式:需包含完整的街道名称、门牌号及邮政编码,如 “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 3 号”;

  3. 时间精度:预计抵 / 离港时间需精确到小时,格式为 “YYYY-MM-DD HH:MM”。

四、报关费用计算标准

根据香港海关规定,进出口报关费用分为基础费用和附加征款两部分:


项目

收费标准



进口(非食品)

货值≤46,000 港元:0.5 港元
货值>46,000 港元:超出部分每 1,000 港元加收 0.25 港元(不足 1,000 港元按 1,000 港元计)

出口 / 转口

货值≤46,000 港元:0.5 港元
货值>46,000 港元:超出部分每 1,000 港元加收 0.25 港元(不足 1,000 港元按 1,000 港元计)

制衣业附加征款

香港制造成衣及鞋履出口时,每 1,000 港元货值加收 0.3 港元训练征款(不足 1,000 港元按 1,000 港元计)


费用豁免


五、违规后果与风险提示

  1. 未申报或信息不实:货物将被扣留,并处以最高 50,000 港元罚款;

  2. 延迟申报:每延迟 14 天,罚款金额递增,最高可达应缴费用的 10 倍;

  3. 特殊商品申报:涉及濒危物种、药品、危险品等需额外提交许可证,否则可能触犯《进出口条例》。

六、系统优势与跨境合作

香港无缝清关系统通过以下创新提升贸易便利化:


  1. 深港协同:深圳企业可通过 “港江源通关平台” 同步完成内地公路舱单与香港关务的香港无缝、香港捆绑、香港进出口清关 申报,节省 80% 服务费;

  2. 多式联运:支持陆路转空运货物的 “一次查验、全程放行”,减少重复检查;

  3. 应急机制:系统配备容灾备份,在故障时可切换至人工申报模式,确保通关连续性。

七、操作建议

  1. 数据预审核:使用 港江源通关平台 系统提供的 “数据校验工具”,提前检查申报信息的完整性;

  2. 时间管理:建议将申报时间提前至货物起运前 24 小时,避免因系统延迟影响通关;

  3. 培训资源:香港海关定期举办免费线上培训,企业可通过官网预约参加。


通过以上制度设计,香港无缝清关系统实现了 “数据多跑路,企业少跑腿” 的目标,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供应链的高效运转提供了重要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