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7 月,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跨境物流领域传开:福州关区正式启动闽粤港 “跨境一锁” 快速通关模式。这一举措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层层涟漪,为跨境物流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变革。
“跨境一锁”,简单来说,是海关总署 “公路跨境快速通关” 改革与香港海关 “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划” 有机融合的创新性便利跨境转关监管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福建、广东、香港三地海关紧密携手,深度合作。以福州关区为例,出口货物在福州完成相关单证申报放行后,加载安全智能锁,随后车辆途经深圳口岸时自动核放,直接驶往香港,真正实现了 “一次申报、一次查验、全程直通”。
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传统通关模式,以此对比,更能凸显 “跨境一锁” 的优势。在传统公路转关模式中,货物从福州运往香港,需要在多个环节接受人工查验,不仅要在起运地报关,到达深圳口岸时还要进行复杂的中转卸货和口岸查验流程。这一过程耗时费力,车辆往往需要长时间等待,运输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。而 “跨境一锁” 模式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。它巧妙运用安全智能锁与 5G 物联网技术,货物启运即加载电子关锁,在运输过程中,通过卫星定位设备实时追踪车辆位置与运输轨迹等关键数据。车辆进出监管场所卡口时,系统自动判断运抵情况并验核放行,大大节约了查验等待时间,成功实现了 “放得快” 又 “管得住” 的高效监管目的。据实际数据显示,新模式下,从福州启运至香港仅需 16 小时,较原模式压缩了 6 - 8 小时,物流成本降低约 28%,运输效率提升高达 50%,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。
值得一提的是,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,在 “跨境一锁” 模式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香港海关与内地海关的紧密合作,为跨境物流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坚实保障。通过双方在技术、信息共享以及监管流程上的协同,香港机场的中转货物清关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,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在全球航运领域的领先地位。与此同时,乌鲁木齐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节点城市,其海关在智慧监管方面的探索也与 “跨境一锁” 计划相得益彰。中欧班列的货物通关效率不断提高,为亚欧供应链的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,也充分体现了 “一带一路” 海关协作的丰硕成果。
展望未来,“跨境一锁” 计划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。目前,广西跨境贸易已被纳入未来扩展热点区域。随着该计划在广西的逐步推进,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,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。对于企业而言,“跨境一锁” 模式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积极影响不容小觑。它有效减少了通关环节的不确定性,降低了货物在途风险,为企业制定更加精准的生产与销售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持,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。
对于福州关区、厦门关区等福建实施区域的外贸企业而言,“跨境一锁” 模式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。企业可以借此东风,优化自身的国际物流方案,降低运营成本,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。同时,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的不断涌现,以及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在政策协调与推动方面的持续努力,“跨境一锁” 模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,为我国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与突破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在 “跨境一锁” 的助力下,我国跨境物流行业能够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,为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大的力量。